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农历九月九日
我们迎来传统佳节
重阳节
古人将“九”定为“阳数”
两九相重
故名“重阳”
重阳节被正式定为节日
相传是从唐代开始
后来
重阳节就变成了大型赏菊“嘉年华”
从广为传颂的诗句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中
可以看出菊花对于重阳节的重要意义
佩插茱萸也是重阳节
流传已久的民俗之一
茱萸香味浓
能驱虫去湿、明目醒脑
人们往往采摘其枝叶
或佩带于臂
或放置随身香囊里
以此辟邪求吉
民间还有着在重阳节
吃重阳糕的传统食俗
“吃糕”意为“登高”
寓意着步步高升
父母还会将重阳糕摆至儿女额头
祝愿百事皆糕(高)
重阳,是品味绚烂秋色的巡游
金色时节,天高云淡
千里红叶铺锦绣
邀上几位好友出游赏景
最合适不过
因天气渐冷
青绿即将褪去
故此时登高望远
也被称为“辞青”
重阳,也充满了孝亲敬老的仪式感
“百善孝为先”
感念长辈的长久付出
亦是提醒自己
珍惜生活中的深情可贵
重阳过后
天气逐渐转凉
老年人从饮食到起居等各方面
都要有所转变
下面我们就一起聊聊
重阳的养生之道
避秋燥
重阳时节,时已深秋。此时,人们应调饮食,适度饮水,多吃当季的新鲜水果、蔬菜等,保持室内湿度。老年人尤其要避风寒,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畅情志
老年人的精神调养尤为重要。生活中,老年人不妨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多运动,以陶冶情操,让自己更加乐观豁达。
调饮食
重阳节自古有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习俗。但是,老年人不宜贪杯,平时有饮酒习惯者,小酌即可;平时不饮酒的人,则不建议贸然尝试。
重阳糕的主要成分有糯米粉、豆沙、糖、油等,属于高糖、高脂、不易消化的食物。空腹食用高糖、高脂食品会促使胃酸分泌过多,引起反酸、烧心等情况,因此不宜空腹食用重阳糕,有胃炎、胃溃疡、胆囊炎、慢性胰腺炎等消化系统疾病的老年人也不宜食用。另外,不建议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患者过多食用重阳糕,以免引起血糖和血脂升高。
适劳逸
随着天气转凉,老年人可适当增加运动量,以强身健体。运动应循序渐进,散步、快走、慢跑等逐渐加量,提高心肺功能,亦可增强机体的耐寒能力。气温偏低时,最好等出太阳后或比较暖和的时候再出门锻炼,避免过多出汗,耗气伤津,削弱机体的抵抗力。老年人也可在室内进行八段锦、太极拳、健身操等锻炼,以调节脏腑、疏通血脉。
慎起居
生活中,应注意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但要避免冷风直吹身体。老年人,尤其是体质较弱者更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渐增添衣服。防寒要从足部开始,尤其是平素体质阳虚、手足不温的人群,更要避免寒邪乘虚而入。做好腹部保暖,预防腹痛、腹泻。从起居上讲,宜早睡早起。
别忘了向父母长辈道一声问候
说说想念、聊聊家常
时光易逝,年华易老
日日陪伴如秋意隽永
祝福天下老人
健康幸福、如意安康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