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中稻移栽高峰期,位于大山深处的我县水南圩乡水南村马茨街朱家村小组,农民们抢抓农时忙着拔秧苗、插秧苗,田间地头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
朱家村小组海拔高,山路崎岖,交通不便,十几年前村民们就开始陆续都搬到了山外居住,村里的数百亩农田撂荒。今年年初,在外打拼多年,事业有成的村民朱速飞决定返乡创业,流转了这一大片荒废的农田来进行农业种植,但是复垦难度之大超出了预期。
水南圩乡返乡创业青年 朱速飞:真的比我预期的想象的困难多了,这个荒废十多年的田确实是复垦难度非常大,首先呢,这个田非常得深,我们用传统的机械化犁田机也陷进去了,我们用小型的挖掘机也陷进去了,后来我们选择大型的挖掘机来(把这个用挖掘机)犁田。
除了农田复垦难度大,受到去年严重的干旱天气影响,山泉水水源不足,原本计划种植的一百五十亩白莲只种下十几亩,面对困难,一起创业的合作伙伴选择了退出。从信心满满到一筹莫展,朱速飞也陷入迷茫,在乡村干部和村民的支持下,他决心继续干下去,把整好的一百亩土地用来种植中稻。
水南圩乡返乡创业青年 朱速飞:当初我的合作伙伴的话,因为条件这么差,他觉得投入也是太大了,他最终放弃了。我在想,既然选择了回乡创业,我不能半途而废,我自己选择坚持下来。
由于条件限制,山区的田块插秧只能靠人工来完成,朱速飞请了三十多个种田的老把式来插秧,用两天时间就可以栽插完毕。随着一行行秧苗种下,荒芜多年的田野逐渐青翠,下一步,朱速飞计划采用无人机喷洒农药等先进田间管理方式,到今年九月份实现中稻丰产丰收。
水南圩乡返乡创业青年 朱速飞:大概在九月份能收割完成,中稻的收入大概在20万,跟之前得预期相差很大,但是明年的情况下,我会提早的安排和规划,明年把这个150亩的白莲、50亩的水稻种下去。
记者:丁健丨图片:丁健丨编辑:冯俊文
一审:徐维栋丨二审:李旭丨三审:曾恒贵
监制:谢昌建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