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对每一位中华儿女而言,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在77年前的这一天,日本法西斯签下无条件投降书,宣告了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鉴往事,知来者。”广大青年党员要读懂“77”背后“数字密码”,在新的“赶考”路上,点亮信念“火炬”,赓续忠诚“血脉”,重整奋斗“行装”。
灌注“77”号燃料,点亮信念“火炬”。先贤王阳明曾说过:“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纵观14年艰苦卓绝抗战史,3500余万军民牺牲,1000多亿美元直接财产损失和战争消耗,支撑华夏民族抗战到底的关键在于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中华民族永不屈服。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青年党员应灌注“77”号燃料,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力量,让信念“火炬”照亮民族复兴路。要持续加强理论学习,提升理论修养,推动理论认同到价值认同、由心理认同到信念信仰的转化。要把理想信念作为“终身课题”,在平凡的岗位、普通的工作中践行这一“安身立命”的根本。
传承“77”型基因,赓续忠诚“血脉”。民族英雄林则徐曾慷慨陈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不论是“死守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还是“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的川军将士,不论是“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的左权将军,还是“五人三烈士,战史壮高风”的狼牙山五壮士,众多仁人义士为保家卫国,前赴后继、慷慨赴死。忠诚贯白日,直已凭苍昊。青年党员应传承“77”型基因,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力量,让忠诚“血脉”成为最鲜明政治底色。要将“小我”融于国家发展、人民幸福之“大我”,把人生梦想写入时代篇章。要把忠诚融入言行、事业,用实际行动诠释许党报国的赤胆忠心。
雕琢“77”系姿态,重整奋斗“行装”。古人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出。”抗日战争的胜利绝非一时之功,而是通过“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一步一步夺取来的,凝聚着无数国人的鲜血和汗水,没有一批批抗战将士在前线的英勇奋战,就没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万里功名在实干,百舸争流看今朝。青年党员应雕琢“77”系姿态,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力量,让奋斗“行装”点缀最美“中国红”。要发扬“老黄牛”精神,甘于平凡,在各自岗位上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以平凡创造非凡;要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保持“不到长城非好汉”劲头,迎难而上、逆向而行,主动到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急难险重岗位历练,在“蹲苗压土”中茁壮成长。
赖文斌 刘广兰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