鸵鸟,原产于非洲大陆,这种在动物园才能看到的长腿、长脖子、大眼睛的鸟类,如今成为千善乡高洲村养殖户廖长长增收致富的“新宠”。
(现场声)高洲村鸵鸟养殖基地负责人 廖长长:“啰啰啰啰啰啰”。
走进高洲村鸵鸟养殖基地,随着养殖户廖长长的一声声吆喝,五十多只体型健壮的鸵鸟便不管不顾,瞪着大眼睛、迈开大长腿,迅速奔来抢夺他手中的食物。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先行。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近年来,近年来,千善乡积极引导和支持乡村两级发展特色产业,带动群众致富。高洲村村干部也积极作为,决定先行先试,引进鸵鸟种植产业。
高洲村鸵鸟养殖基地负责人廖长长:当时我们找了很多项目,然后看到鸵鸟(养殖),这一新兴的行业。我们也到外面去考察了好几个地方,最终决定从湖北引进了一批种鸟过来。
万事开头难,鸵鸟养殖一开始就遇到了挫折。
高洲村鸵鸟养殖基地负责人 廖长长:我们那时引进的种鸟,因为没有经验,50多只种鸟,养了一个来月不到就死了二十来只,后来通过不断的学习、摸索,慢慢也掌握了些养殖的技术。
据了解,鸵鸟是世界上现存体型最大的鸟类,具有生长快、繁殖力强、易饲养和抗病力强等优点。
高洲村鸵鸟养殖基地负责人 廖长长:鸵鸟它的食物比较糙的,它现在在我们农村食物也比较多,凡是田里的小草、杂草,他们都吃。你只要前期把它养好,到后期它就好养(活),不会说很难养。
目前,鸵鸟肉市场销售价格每斤在70元左右,其皮、毛、蛋等产品都具有经济价值,市场前景广阔。
高洲村鸵鸟养殖基地负责人 廖长长:鸵鸟可以说浑身都是宝,它的肉基本可以食用,它的皮、毛、蛋都有很大的经济效益,目前我们的基地是以(销售)鸵鸟肉为主。下一步,我们(准备)把产业链做全来,发展到鸵鸟毛做工艺品、鸵鸟蛋做工艺品,把每只鸵鸟的效益做到最大。
目前,高洲村的鸵鸟养殖产业已经取得初步成功,村两委也决定明年进一步扩大规模,达到存栏700只的规模,同时发挥产业带动作用,带动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
千善乡高洲村党支部书记 张金良:我们将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有意向的农户养殖,我们提供技术、种苗、包回收带动他们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记者:丁健丨通讯员:王方成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