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山铁佛寺位于人杰地灵、历史悠久的山西省历史文化名镇高平市米山镇。据相关碑刻、文献记载,铁佛寺古已有之,但无确切创建年代的记录,历史上曾于金大定七年(1167年)铸造铁佛一尊,遂以铁佛得名。明嘉靖元年(1522年)、明万历三年(1575年)及清代均有修缮。1986年,文物保护部门对铁佛寺进行抢救性维修。2004年6月10日,铁佛寺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高平市人民政府对铁佛寺进行全面维修。2019年10月7日,国务院公布铁佛寺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铁佛寺鸟瞰
铁佛寺正殿平面图
铁佛寺天王殿正立面图
铁佛寺正殿剖面图
铁佛寺坐北向南,一进四合院布置。东西总宽24.42米,南北总长36.55米,占地面积892.55平方米。院落中轴线北端为正殿,南端为天王殿,正殿西侧耳殿三间,院内东、西禅室各五间。正殿与天王殿皆系明代遗构,其余建筑均是清代风格。
正殿结构细节
正殿结构细节
正殿结构细节
铁佛寺正殿虽为明代重新修建的建筑,但仍沿袭了金、元建筑的风格,如前檐通三间长的大檐额、殿内前槽金柱侧角显著、上金檩处施用的托角、后檐无平身科斗拱等,成为研究由金、元时期建筑向明代建筑风格过渡演变的实物例证。正殿前檐斗拱五踩重昂单拱造,每攒斗拱无论是正出翘头还是斜出拱子皆为足材,因而不施斗子,直接托承随檩枋。这种做法加大了出跳拱的悬挑力,使斗拱结构更趋稳定。平身科运用挑斡结构,其里转由华头子与靴楔将挑斡之下的三角空间全部塞垫严实,使其受力得以合理下传,反映了特定时期建筑设计和营造的典型风格和技术水平,具有晋东南地方特色。正殿内共塑有明代彩塑27尊,这些塑像造型生动奇特,表情各异,栩栩如生,是该地域明代佛教彩塑艺术的杰出范例,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本文摘自三晋出版社出版《山西古建筑档案(第八批国保)》】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