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健康 | 医生:这些药不能与感冒药同服,流感季别乱吃感冒药!

原标题:

乐健康|医生:这些药不能与感冒药同服,流感季别乱吃感冒药!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姬薇

近日,北京、江苏、广东等地均发布通报显示,“多地流感病例有所增多、流感活动水平上升。”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信息显示,今冬明春我国可能会面临流感等多种呼吸道传染病交互或共同流行的风险。

相信不少人都遭遇过流感,全身症状比较突出,有高热、全身乏力、精神不佳、肌肉酸痛等症状,同时也有一些上呼吸道的表现,比如咽喉部疼痛、鼻塞等。于是,有些人选择自行购买服用感冒药、退烧药、止咳药等。

但切记:这些常见药物也要科学地服用,乱吃很危险!

乱吃感冒药真的很危险!

1. 乱吃感冒药致肝衰竭、休克

2019年据广州日报报道,广东东莞54岁的林先生(化名)因为感冒迟迟不好,一口气同时口服了头孢克洛、左氧氟沙星、奥司他韦、溴己新、右美沙芬、布洛芬。不料,20分钟后开始感觉呼吸不顺畅,全身皮肤多处红疹瘙痒、颜面水肿明显,被紧急送医。接诊医生判断患者出现了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经抢救后才恢复平稳。

2. 吃感冒药导致肝、肾功能损伤

2022年据都市快报报道,浙江宁波一位56岁的女患者,因为感冒,自己吃了5天感冒药,出现肝、肾功能损伤。到医院时已是多脏器衰竭,表现为肝昏迷、休克、凝血功能障碍、少尿等,经过两个多月的抢救才恢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药学部主任赵青威2022年在接受都市快报采访中提醒,无论如何,都不能自乱阵脚乱吃药,叠加、过量、混吃药物伤害可能更大。

感冒药不能与这些药物同服

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鲍秀兰11月2日在微博发文提醒,感冒药不能与这些药物同服,严重可导致不可逆的肝损伤。

1. 感冒药+对乙酰氨基酚 ❌

常用的复方感冒药中,90%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这个成分。比如孩子用的氨酚烷胺颗粒、氨酚黄那敏颗粒、氨酚麻美糖浆、酚麻美敏混悬液,以及成人用的日夜百服咛、白加黑感冒片等。

如果在服用单一成分对乙酰氨基酚退烧的同时,也在服用上述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的复方感冒药,两两剂量叠加,就很容易因为重复用药导致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对乙酰氨基酚的服用剂量超过4000毫克/每天,就可能会产生致命性的急性肝损伤。

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对乙酰氨基酚过量服用产生的损伤不可逆。也就是说损伤出现后,没办法通过后续的治疗来痊愈,一旦损伤,就是一辈子的事。

2. 感冒药+布洛芬 ❌

虽然这种情况看上去不会造成对乙酰氨基酚服用过量,但是等同于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两种退烧药同时服用。

尤其是对于孩子来说,美国儿科学会表明,二者联合服用会增加给药不准确的可能性,不推荐在孩子发烧时同时服用。

3. 感冒药+感冒药 ❌

感冒一直不好,加大药量或两种一起吃就能快点好?不,可能会要命!

大多数复方感冒药的成分都很相似,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解热镇痛药:退热,最常见的就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少见的还有阿司匹林、非那西丁、氨基比林。

缓解鼻塞药:主要是伪麻黄碱,鼻黏膜血管收缩剂,收缩鼻腔血管,减少鼻涕的分泌。

镇咳止咳药:大多是右美沙芬,一种中枢性镇咳药物。

抗组胺药物:消除或减轻打喷嚏、流鼻涕症状,常用的有马来酸氯苯那敏、氯雷他定、苯海拉明、西替利嗪。

也就是说,不同的复方感冒药大多含有以上成分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如果同时吃两三种感冒药,就会造成药物成分重叠、过量,增加对肝肾功能的损害。

4. 感冒药+抗生素 ❌

去药店买感冒药,是不是经常有店员这样推荐,“配合消炎药吃吧”或者“搭配抗菌药效果更好”,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直接拒绝。

因为无论是普通感冒还是流感,大部分是由病毒引起的。而抗生素针对的是细菌感染,只有当感冒合并了细菌性感染,才有抗生素的用武之地。

至于是否存在细菌感染,需要医生通过相应的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没有明确是细菌感染之前,不能私自服用抗生素。不但缓解不了感冒,反而会产生耐药性,甚至引起不良反应。

鲍秀兰医生表示,如果是普通感冒,一般1周左右就会好转。吃药可以,但应对普通感冒,用药做到对症就行,不能各种药物混用。如果用药之后,感冒症状超过1周还没有好转,那就要前往医院就诊。(北京健康教育)

聚焦 2023年极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11月20日,国家气候中心发布消息,气候变化监测表明,刚刚过去的暖季(2023年6-10月)为1850年以来全球平均同期最暖,预计2023年极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今年10月份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的连续第五个同期最暖月份,10月全球平均温度较1991至2020年(气候基准期)同期的平均温度偏高0.52℃。

聚焦 党参等9种物质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两部门发布《关于党参等9种新增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公告》。《公告》指出,经安全性评估及试点生产经营,现将党参、肉苁蓉(荒漠)、铁皮石斛、西洋参、黄芪、灵芝、山茱萸、天麻、杜仲叶等9种物质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

聚焦 低温雨雪冰冻侵袭,心脑血管患者需当心

11月18日,健康中国公众号发文提示,低温雨雪冰冻期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裸露在衣物外的皮肤要特别注意保暖;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注重休息,维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保持较为适宜的室内温度,不能低于15℃,低温会加重人体循环系统的负担;保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