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江子:唯一不变的是,我会一直书写故乡

“唯一不变的是,我会一直书写故乡”

——专访新晋鲁迅文学奖得主江西作家江子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记者张绪鸿、付丽玲报道:“我喜欢变化,专写一个题材我会受不了。但唯一不变的是,我会一直书写故乡。”8月26日,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获奖者江子接受了大江新闻专访,“散文集《回乡记》是写给包括在他乡、在返乡路上的、与乡村有关的人读的。”

表达乡村是他的责任

作为纯正的乡村后裔,江子一直在努力地倾听乡村、思考乡村,他始终认为,表达乡村是他的责任。

“江子的‘返乡’书写不仅从过去抵达现在,也指向未来,他希望自己不仅是乡土历史的一部分,还能与它的未来同步。”南昌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江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江西省当代文学学会会长李洪华说,“江子亲历了由乡入城的迁徙和城市化浪潮的裹挟,《回乡记》的‘返乡’书写越过了‘田园将芜’的景观化呈现和浅表性抒情,在乡土的粗粝处触摸生命的疼痛,以悲悯的情怀谱写人性的悲歌。”

乡土中国的文化重构

1998年,江西作家陈世旭凭借作品《镇长之死》荣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再次获此殊荣,江西文坛等了24年。

“《回乡记》不只是江子对故土田园的精神还乡,更是关于乡土中国的文化重构。”李洪华评价,江子在自己的“返乡”书写中有意构筑了一个新的文学域名:赣江以西。在坚韧而沉静的叙述中,重构乡土大众的生活世界及其与历史传统的精神联系,敞现了乡土深处的厚重与丰盈,从而表征了后乡土时代乡土书写的新刻度。

希望更多人关注乡土守望家园

《回乡记》荣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类奖项的消息一经公布,就引起全国文坛及广大网友热捧。不少网友表示,读完《回乡记》深有感触:“谈起故乡,每个异乡人都会在心中泛起一丝涟漪。故乡就像一位母亲,滋养了我们的生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潮流,我们远离故乡,在城镇里的边缘感,让人愈发怀念故乡生活。”

收获读者的心灵相通,是作者持续书写的意义。采访结束,江子欣然亲笔写下:“非常感谢大江新闻网友的关注,希望更多的人能读到《回乡记》并喜欢它,并由此更加关注乡土、守望家园。”

关于江子:

江子,本名曾清生,1971年出生于江西吉水,1990年开始发表作品,曾获《诗神》全国新诗大奖赛一等奖、江西省谷雨文学奖、冰心散文奖、老舍散文奖、孙犁散文奖、林语堂散文奖等文学奖项。现为江西省作协副主席、秘书长。

关于鲁迅文学奖:

鲁迅文学奖,创立于1986年,是以中国新文化运动伟大旗手鲁迅先生命名的文学奖项;与老舍文学奖、茅盾文学奖、曹禺戏剧文学奖并称中国四大文学奖。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