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下山青花罐
青花梧桐罐
前不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远长在一个座谈会上特别谈到了江西景德镇的青花瓷。他说:“景德镇要建青花博物馆。世界上唯有景德镇的青花历史最长,水平最高,其他地区学不到,因为‘水土不服’。景德镇青花又是独特的,外地随便怎么搞,就搞不到景德镇的味道。有一年我同朱乐耕夫妇去欧洲,我们看了很多博物馆,看到他们的青花比较差,方李莉说要写篇文章叫‘景德镇青花对世界的贡献’。人民瓷厂三块金牌是个奇迹,真没想到景德镇的青花瓷有这么厉害。”刘远长是雕塑大师,可他却对景德镇青花情有独钟。方李莉是陶瓷理论专家,对“景德镇青花对世界的贡献”更有切身体会。两位专家学者关于“景德镇要建青花博物馆”的建议是弘扬景德镇陶瓷文化的真知灼见。
历史已经证明,青花瓷是景德镇对世界的贡献。也许青花的创始地不在景德镇,但举世公认:青花的发展壮大从没离开过景德镇,是历朝历代的景德镇瓷工用智慧和汗水培育了青花的绽放。景德镇青花在元代问世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开拓了中国陶瓷素面装饰向彩绘装饰的进程,是当今五彩缤纷万紫千红陶瓷艺苑的第一朵鲜花。元青花创世伊始,很快就成为景德镇瓷业生产的主流,其他产瓷区难望其项背。自此,景德镇青花八百年盛开不败、屡出佳品:价值连城的“元青花八大人物故事罐”光润透明,料色沉着,青绿微翠;明永乐、宣德时期青花瓷胎质细腻洁白、釉层晶莹肥厚、画面色泽浓艳;清康熙青花宝石蓝般的鲜艳色泽及画面由浓至淡层层晕染而被誉为“青花五彩”;民国时期王步大师炉火纯青的青花装饰技艺和分水技法使画面更具润泽,青花料色渗透出更加强烈的感染力;20世纪80年代人民瓷厂的青花梧桐45头西餐具,四个月内三获国际博览会金奖,在国内外掀起一股“青花热”。这些都是青花瓷在景德镇长盛不衰、独霸瓷坛鳌头的证明。景德镇之所以能成为举世闻名的瓷都,青花瓷功不可没。
古代景德镇青花瓷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传播而为世界所瞩目。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里,精美的景德镇青花瓷比比皆是,有的甚至是镇馆之宝。在伊朗的博物馆的陈列品中,元末的青花大盘、梅瓶、碗等,因其光彩夺目的靓丽而令观众折服。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博物馆陈设的各种色彩瑰丽的青花,让观赏者流连忘返。在埃及福斯塔特、苏丹境内的红海沿岸,在波斯湾巴林岛、东非沿岸的一些国家,延绵不断出土的元青花瓷和瓷片让考古学家惊喜不已。在东非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家的沿岸港口城市和岛屿出土的中国青花瓷器更是多得惊人。特别是随着明三宝太监郑和率领庞大的舰队七次远航,把中国丝绸、陶瓷输送到亚洲、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景德镇青花瓷也随之享誉全世界。于是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二世以600名卫兵换取普鲁士国王威廉一批景德镇青花瓷瓶的美谈也就是应有之义了。
也正因此,景德镇青花瓷价格之高令人咂舌。在澳门2011年秋季拍卖会上,一件元代“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拍得6.8544亿元人民币,创中国文物艺术品单件成交的世界纪录;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于2005年7月12日在英国伦敦佳士得拍卖行拍得1568.8万英镑;明宣德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碗于2017年在香港苏富比拍得2.29亿元;明宣德青花五爪云龙纹大罐,在2016年在香港佳士得以1.4亿元拍出成交。如此多的青花瓷拍出如此之高的价格,足见景德镇青花的魅力是何等无穷。
青花是人间瑰宝,是老祖宗给子孙后代留下的宝贵遗产。这个当年景德镇的主流产品,为景德镇带来了巨大荣誉,开创了中国陶瓷艺术的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理应将其传承创新,发扬光大。作为青花培育、发展之地,建一座青花瓷博物馆是我们这一代景德镇人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在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把景德镇打造成一座与世界对话城市的今天,建造青花瓷博物馆意义更为重大。我们期待着大师的心声能够成为现实,期待着景德镇又一陶瓷文化景区亮相全世界。(亦之)
编后语
一首《青花瓷》,传遍大江南北。优美的歌声把人们带进青花的意境里,领略到中国青花瓷的独特魅力。
青花瓷是人间瑰宝,是老祖宗给子孙后代留下的宝贵遗产。在景德镇陶瓷文化长河中,青花瓷长盛不衰、独占鳌头。可以说,景德镇之所以能成为享誉世界的瓷都,青花瓷功不可没。
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我们期盼:一座充分展示景德镇陶瓷传承创新的青花瓷博物馆,能够在青花瓷“盛开之地”的世界瓷都景德镇,呼之欲出,耀眼登场。
(稿件原载于2019年11月14日《景德镇日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