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定初心,擎起园区务工子女成长梦——广昌县优秀校长赖晓芳事迹

在距离广昌县城10里地的工业园区,有一所服务农民工子弟的园区小学——第六小学。在别人急流勇退的时候,她却迎难而上,从历史悠久、师资雄厚的广昌县实验小学来到第六小学,担任校长。

三年过去,她像深深扎根泥泞的翠竹,拔节而起!

她是名师,从教二十余年,她始终怀抱对教育的满腔热忱,用心教书、潜心育人,先后两次获抚州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她教学业务精湛,教学成绩斐然,被评为抚州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广昌县第二届小学语文名师。

她是校长,不断汲取先进的办学理念,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探索新形势下教育管理的新思路,笃定初心,擎起园区务工子女的成长梦。

她——就是广昌县第六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赖晓芳。

特色办学的创新者

2021年,赖晓芳来到这所以进城务工子女为主要生源的城乡接合部学校任党支部书记、校长。由于这所学校绝大部分家长是农民工,在园区工厂务工,每天早出晚归,陪伴孩子的时间非常少;加之文化水平不高,家庭教育缺失,所以学校很多孩子不自信,害羞胆怯,不懂礼仪,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都很差。

“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到学生中去!”她与班子成员一起带领全体教师积极上门家访,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学生情况,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办学特色——琢玉教育。

确定办学特色后,她与班子成员认真思考、积极讨论,结合国家教育方针,立足本校实际情况,制定了“琢玉教育”发展规划,通过五育并举,雕琢自信闪亮的美玉少年。

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对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精神。

文化立校,乐学上进。学校班子成员和骨干教师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将经典诵读和习字修身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精选《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笠翁对韵》等中华传统文化启蒙读物中的内容,编写出一套六册校本教材——《许你以最美的启蒙年华》,让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享受传统文化的浸润和民族精神的熏陶,丰富知识,开拓视野,以学识垒高自己。

加强锻炼,强健体魄。按质按量上好每一节体育课,积极开展阳光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在校运动时间。经常举办乒乓球、羽毛球比赛,每个学期开展一次全校师生参与的运动会,趣味化的体育竞技活动,激发了全校爱体育,强体魄的风尚。

积极劳动,掌握技能。根据课程大纲制定各年级劳动教育的培养目标,通过劳动实践课、家庭劳动打卡和劳动技能竞赛等活动,让学生掌握各项劳动技能,培养了他们爱劳动的美好品质。

发展美育,提升审美。学校设立了音乐、舞蹈、剪纸、手工、演讲等17个社团,每个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社团去加入,发展才艺特长。在传统课间操的基础上,增加了韵律操,让孩子们随着音乐的旋律笑起来、舞起来,变得更加活泼快乐。

学校还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为学生提供锻炼与展示的平台。美玉少年之星评选活动、谷雨诗会、校园艺术节、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等各项活动,让学生得到了锻炼,提升了审美,变得更加大方自信。

团结一心、踏实肯干的班子队伍,带领全体教师向着同一个目标奋进,推动琢玉教育稳步发展,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家长对学校的变化赞不绝口。两年的时间,这些普普通通、害羞胆怯的孩子,变成了自信闪亮的美玉少年,在县、市各项比赛中崭露头角。学校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大力肯定,被评为抚州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广昌县“十佳平安校园”。

教师成长的引领者

赖晓芳深知,学校发展关键在教师,拥有一支师德优,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才能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因此,她为学校青年教师制定了专业技能培养和综合素质培养相结合的美玉教师成长“双培养工程。”

她牵头组织教师开展共读活动。通过阅读古今中外教育名家的著作,让教师们增强教育使命感,做有情怀的教育者,明白“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她常常对老师们说,作为以务工子女为主要生源的学校,我们教师要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关爱,用爱去温暖他们的心灵。

作为广昌县小学语文名师,她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她积极参与各学科的教研活动,与老师们一起讨论制定教研主题,并按计划安排扎实推进。她走进每一位教师的课堂去听课,了解老师们的授课情况,与他们交流班上孩子的学习情况,针对遇到的教学困难进行讨论,寻求解决办法。她自己上示范课,与老师们开展课例研究,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她精心组织教师开展综合素养培训。这些培训,增加了教师才艺,提高了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能够更加高效地组织班级活动。

在她的带领下,六小的教师们勤教学、勇争先,综合能力越来越强。老师多次获省、市级优质课竞赛、论文比赛一等奖,两位年轻老师参加县基层党组织理论宣讲大赛获一等奖。

课堂改革的践行者

作为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虽然学校管理工作千头万绪,但是她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教育初心,对三尺讲台情有独钟,坚持站在教学第一线。

刚来第六小学任校长时,她就对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说:“哪个班的语文成绩最差,我就教哪个班吧。”就这样,她成了五二班的语文老师。这个班学习成绩非常差,上一学期期末,班上及格率不到百分之五十。而且在全班37个学生中,有三分之二是务工子女,三分之一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现象普遍。

如何破解难题,走出困境?她大胆进行了改革创新,让孩子们成立学习小组,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开始是互相帮助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是好带差帮扶学习字词,再接着分组上台展示学习成果,最后根据表现进行小组积分奖励。这种学习方式,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基础差的渐渐有了学习兴趣,稍微好一些的在教差的同学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巩固提升。

同时,她大力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积累。开始,拿到一本课外书,孩子们看不懂,她就自己读给他们听。把书中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孩子们听,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当孩子们有了阅读兴趣后,她精心挑选了适合孩子们读的书让他们去看。坚持阅读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让孩子们爱上了学习,成绩也得到了稳步提升。在本学期的期末测试中,孩子们语文的及格率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综合素养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位坚持教学一线的年轻女校长,饱含对教育的热爱,用自己的智慧,擘画园区务工子女的成长梦,让他们在美玉校园里快乐成长,成就自己的美玉人生。

她的案头,写着一行座右铭:竹子扎根的深度,决定它成长的高度。这位优秀共产党员,正以翠竹风范,感召着她的班子团队、教师团队,向光而长!

初审:唐艳芳 复审:曾红英 谢平 终审:李长茂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