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村民健康的守护者——记市第四届道德模范李彦

他是土生土长的广昌人,年轻时上山砍柴不慎被蛇咬伤,为保住性命失去了整条左臂;他是扎根基层的乡村医生,在28年的行医生涯中,仅靠一只右手看病、打针、拿药,带着药箱踏遍了全村的每个角落为村民义诊……他,就是广昌县头陂镇山下村乡村医生李彦。

正是李彦这份弥足珍贵的医者仁心,让他赢得了村民们的尊敬与信赖,成为了全体村民健康的“守护神”,获“2018年度十大暖心乡村医生”“2018感动江西正能量网红”“抚州市十佳智慧村医”等称号,并在市第四届道德模范评选中被评为“诚实守信”道德模范。

1969年11月,李彦出生在头陂镇山下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20岁那年,他在上山砍柴时不慎被一条五步蛇咬伤,最终失去左臂。但他并没有因此消沉,而是乐观地面对生活,很快学会了单手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

李彦的祖父是民间老中医,父亲也是一位土郎中,受他们的影响,李彦平日里也喜欢看医书,期盼自己也能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一日,他在读报时,偶然看到报纸上登有一条中医学校函授招生的信息,当即决定自费报名学习。他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认真做笔记,即使是在田间种地,口袋中也揣着一个笔记本,时不时拿出来温习一下。别人觉得枯燥无味的医学知识,他却读得津津有味,沉浸其中。为了学会用单手打针,他每天坚持用三个手指练习做俯卧撑,手指结出了厚厚的老茧;为了掌握打针的手法和力度,他在自己脚上扎血管做实验;为了练习针灸技法,他不仅在绳子捆好的草纸上反复练习提、插、捻、转,还在自己大腿上扎针,琢磨如何快速准确扎入……天道酬勤,就这样,在经历无数次的艰辛与努力之后,李彦终于练就了单手打针、针灸等绝活,为从医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1年,李彦从中医学校毕业,当时,在深圳行医的同学邀请他过去一起干,收入不菲。然而,就在他即将南下前,他看见村卫生室只有两位年近六旬的老乡医,村民看病有所不便,不由为之动容。在县卫生局的动员和挽留下,他毅然放弃深圳的高薪,答应留下来做一名乡村医生,这一干就是28年。

山下村瓦早组村民吴春金的婆婆今年82岁,身体状况一直不是很好,经常打电话邀李彦出诊。李彦总是随叫随到,从不马虎拖延。多年来,李彦一直坚持“吃药能好就不打针,打针能好就不输液”的原则,努力让村民们少花钱看好病。他给病人开中草药,几元、十几元钱就让他们恢复健康;村民一时拿不出药费,他也不在意,让对方先把账挂上有钱再还,有的一赊就是好几年。“作为一名医生,治病救人是摆在第一位的。”他如是说。

山下村卫生室以前设在山坳里,是土坯房,历经风雨,摇摇欲坠。2000年,李彦和另外两名村医一道自掏腰包,在村民赶集的路上建起了新卫生室。2016年,县里出资建设了新的标准化卫生室,设有诊疗室、治疗室、注射室、药房、值班室等,配备了血糖仪、血压计等医疗设备,自来水、电、宽带等设施一应俱全,大大改善了村卫生室的诊疗条件。去年县里还为乡村医生解决了工资收入等问题,这让李彦的干劲更足了。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广昌县所有贫困户都签订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作为健康扶贫战线一员的李彦,又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山下村共有50户贫困户,贫困人口总数达144人,其中因病致贫户达24户。李彦不仅为村民们建立了健康档案,还用单手敲键盘完成了全村1600多份健康档案的录入工作,随时为贫困村民提供上门诊治、康复指导等服务。至目前,他已为全村贫困群众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4000多人次。

28年来,李彦几乎没离开过村庄。妻子对他说:“你看大家朋友圈里都是晒旅行游玩的照片,真让人羡慕!”对此,李彦虽有所愧疚,却初心不悔:“我要是离开了,谁给父老乡亲看病呢?守护乡亲们的健康就是我的责任!

(作者:饶玲、 曾恒贵)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