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我的故事,讲述战“疫”中的使命与担当


今年春节,一场疫情打乱了我们平静的生活,一时间,恐惧、担忧的情绪弥漫。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默默奉献,为百姓撑起了一片“晴天”。

今天,我们来看一名基层干部的抗疫日记,一起来感受疫情最前线的点点滴滴。

别样新年,心怀感恩再出发

      大年二十九,下班后正计划着休假的安排,乡里紧急召集开会,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部署再要求,我开始意识到此次疫情不简单。

      正月初一,打开朋友圈,眼花缭乱的疫情信息扑面而来,我心里不禁有些忐忑与害怕,再看微信里,领导同事一声声的关怀倍感温暖。想到肩上的是无数百姓的安危,我心中顿时有了力量。17年前“非典”时我被世界保护,这次换我来回报世界。吃完晚饭,接到乡里紧急通知,全体干部取消休假,初二必须到岗到位。晚上我收拾了日常用品,叮嘱好家人,全身心投入防疫一线。

      正月初二,一大早,我与同事全部到岗,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村小组长包户,网格化夯实责任。一声令下,全体乡村干部走村入户,开始排查。



干群一家亲,浓浓鱼水情

       正月初四,按照要求,各村采取临时封闭管控措施。守点时个别村民被拦后,不配合甚至辱骂,我心里有些委屈,但疫情当前,我不怕得罪人,只有在工作中较真才能真正打赢这场战役。


       正月初五,设卡检查、上户摸底、张贴标语、保障物资......这些天看到我们的辛勤付出,村民们也越来越理解和配合,我觉得很是欣慰。白天在外摸排走访,晚上要带值夜班,凌晨两点还在处理突发情况,说不辛苦是假的,但非常时期,作为基层干部,使命所在,我们必须冲在最前面。


       正月初六,全县取消圩集。我们工作量再次加大,但是各村的党员和村民代表130多人也加入了我们,党旗在防疫第一线高高飘扬,队伍越来越壮大,我们的斗志也越来越激昂。



       ..........

       正月十一,群众防控意识越来越强,从一开始“不习惯戴口罩”到“不戴口罩不习惯”。这段时间,党员群众,大家都主动站了出来,设卡值守,捐款捐物,志愿者为村民代购代送物品。有些村民送来慰问品给值守人员和孤寡老人,有的协助驱散聚集人群,有的冒着寒风挨家挨户宣传,有位会剪头发的贫困户免费帮乡村干部理发,有位乡贤捐来8000元抗疫经费……这里一点点光、那里一点点热,让这场冷酷的战役增添了许多温暖,干群关系进一步深厚。




舍小家为大家,风雨兼程终不悔

       正月十二,疫情期间,乡里格外牵挂贫困户、五保户、残疾人等弱势群体,这些天我们对各类弱势群体人员进行了摸排建档,实行结对帮扶,我也帮扶了一位老奶奶。打扫卫生时,她给我送来了热水与水果,看着她温暖的笑容,我觉得再累也值得。

       ..........

       正月十五,今天是元宵节,但全体干部依旧坚守,虽然不能陪在家人身边,大家一起做的大锅饭也是别样可口。

      环顾一看:我们的人大主席,50岁生日的他吃碗泡面后继续值守村口,美其名曰“长寿面”;一位主任科员,家里婆婆刚做了大手术,自己母亲前不久髋骨骨折,家里实在忙不过来要求她请假,但疫情当前她说“乡里同事们都在打仗,我不能退下来,疫情过后我再好好孝顺你们”;还有一位同事母亲过世,他回家交待安排后第二天就回到了工作岗位;还有...这样的情况太多太多。




待到山花烂漫时,再叙亲情和友情

        正月二十,今天依旧在一线奔忙,但黎明的曙光渐渐展现。在周边县区纷纷出现确诊病例的严峻情况下。目前,我们县没有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及疑似病例。就像乡里老前辈说的那样:“2003年,我参与防治‘非典’,这次,我们一样能用不怕牺牲的精神,来打败它!。”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也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尽管抗击疫情的路还很长,但我相信,这场战役,我们定会凯旋而归。待那时,没有病毒、没有口罩,山河无恙,人间皆安,我们相互拥抱,开怀大笑,我们的乡村,又会人来人往,繁花似锦。



(作者:长桥乡人民政府 饶志强)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