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心指导 收获成长 ——北师大--江西广昌“精准扶贫—基础教育质量提升项目”稳步推进(二)

记者 丁健 报道

北京师范大学邀请北京市名师给广昌老师送课、观课议课、集体教研、课例研究,帮助教师转变教学设计理念,引导关注培养学生的学科综合素质,培养广昌老师专业习惯的养成,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在学习中,北师大项目组将国内领先的教育成果也纳入到培训中,让学员老师们不仅会上课,还会从事课堂研究。在特色课堂共创工作坊环节,学员以学校为单位,群策群力,运用雷达图、头脑风暴等图表对教师的课堂表现进行分析打分,并分别上台展示说明,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充分展示学习团队的集体智慧,使特色课堂评估更加准确、直观。同时,项目结合我县“名师工作室”,培养区域教育领军人物,搭建我县教育内外部优质的教育生态系统。

同期声 广昌县第二小学教务主任 唐璐:北师大项目组专家的引领指导,推动我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经过这一年半的学习,我收获了“三心二意”。对待学生,我更加有耐心,有爱心,更能包容孩子们犯错,等待他们成长。对于课堂教学,我更有信心。这份信心使我的课堂更有新意,富有趣味性,更有深意。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更关注孩子能力的培养。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今年59岁的语文组学科指导专家张红老师,是一名从教37年的北京市语文特级教师,为了帮助我县教师们尽快成长,她专注的倾听每一堂课,耐心细致的进行指导,而对于她来说,广昌的学员老师们所表现出来的学习热情,也同样感染着她。

同期声 北师大广昌项目组指导专家 张红:作为北师大这个项目的指导专家,我跟广昌的学员老师们已经一起学习研讨一年多了。在这个过程中呢,我们也欣喜的看到,我们广昌的学员老师,他们对专业的执着追求。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到北师大去培训,他们虚心好学、不耻下问,而且还是时常把学到的东西和自己工作实际相结合。我们在实地下校指导过程中倾听了他们的课堂教学,我们也欣喜的看到了他们的教学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他们随时把学到的先进教育理念,融入他们的课堂,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变化。

北师大项目组团队在制定年度计划和每次的培训计划时,都会针对广昌教育的实际情况开展调研,使学习培训更接地气,让学员们听得懂,学得会,有压力,有动力。

同期声 北师大高级管理者发展中心副主任、广昌项目主管领导 邢忠梅:第一年,我们是想带领我们八所学校定方向,明规划,明定位,确定我们学校要带着孩子们往哪里走,要把孩子们培养成什么样的孩子。这是完成我们国家基础教育赋予我们最重要责任的具体体现。第二年,我们想把我们的特色课堂,特色学校建设植根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上。千变万变不离其宗,最重要的是,还是要在一节一节的课堂教学当中,完成对孩子们的人格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以及习惯的培养,掌握本领,掌握技能。第三年,我们将聚集广昌县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发展,达到我们老师们,从一颗种子变成我们广昌教育的参天大树,并且在过程当中,实现从老师们的输血到造血到献血,这样源源不断的留下广昌教育生生不息的发展力量。

(作者:广昌县融媒体中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