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器、刮脸刀、胡须刀、梳子、洗发水...
今天他要去
村委会和下陌村为老人上门理发
今年56岁的王登春,是杨溪村流动理发师,有着20余年的理发手艺的他,常年游走在杨溪大大小小61个村小组,用勤劳的双手、熟练的剪发手艺服务着乡里乡亲。
王登春告诉记者,他从事理发行业这些年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年人,他深知很多老年人因为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出门理发并不容易,所以这些年他始终坚持走村入户上门为老人们服务。至于理发费用,王登春爽朗一笑:给不给都无所谓,老人们满意高兴,我就开心了。
剪完头发,王登春又忙着帮老人洗脸、洗头,老人们打趣道:服务还挺细致!王登春为人和善、淳朴,和老人们一直有说有笑,逗得老人开怀大笑。
在村委会理完发,王登春骑着摩托车出发了。他告诉我们,下陌村库区组有位杨振炎老人到了该剪头发的时候了。
理发,本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小事,但对于一些年事已高、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来说却成了一件有难度的事情。尤其是对于杨溪乡,杨溪乡位于我县南部,地处武夷山脉腹地,境内高山连绵,虽说生态环境优渥,但也因为地理位置原因导致村庄分散、居民出行不易。
剪完头发、刮好胡须、洗好脸,老人开心得像个小孩,对王登春说:“太感谢你了!下次我一定等你来,再也不自己动手了!”
哪里要剪短一点,哪里要留长一些,这个老人需要修胡须,那个老人喜欢全剃掉,王登春对老人的要求可谓是有求必应。
一番娴熟、耐心的操作后,老人们个个变得神采奕奕,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
我们了解到,王登春是在多年的理发过程中了解到老人们的困难,便自发上门服务。但他除了是一个流动的乡村理发师外更是个地道的农民,平时理发只能趁农闲时候。杨溪乡党委、政府了解他的情况之后,非常肯定他自愿上门服务的做法,并专门为他设立了助老理发公益性岗位,给予岗位一定补贴,如此,不仅给王师傅减负同时让杨溪乡”助老理发“公益事业更加规范化!
自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杨溪乡坚持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针对杨溪乡留守老人多,很多老年人离集镇远、行动不便甚至卧床不起,导致理发困难的问题,乡党委、政府因事设岗,设立助老理发公益性岗位,每月组织到各村和敬老院集中理发15次,对行动不便和卧床不起等有特殊困难的群众上门理发,切实解决了群众理发难问题。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