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养精蓄锐是为了走更远的路,厚积薄发是为了更好地前行。课无止境,研之则明,学无止境,问之则深。
为了进一步加强老师间的沟通、学习和合作,促进教学观念的更新、加强教学经验交流以及实践性作业的推广。2022年12月7日上午,广昌旴源学校小学数学组全体成员开展了“小学数学电子备课暨实践性作业资源应用课前研讨”活动。
首先由五年级数学老师李安介绍了《组合图形的面积》的教学目标,以及他结合实践性作业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三部分组成:新课导入—推进新课—随堂练习。
接着,数学组的每位成员针对李老师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进一步深入的研讨。
赖兰香老师针对新课的导入有自己的见解:她认为可以让学生用“七巧板”来拼一拼我们生活中的动植物或是其他景物,然后让学生说说是如何拼凑的,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为本节课的分割法埋下了伏笔。
陈晶晶老师指出可以把练习中的求中队旗的面积作为本节课的中心,由中队旗的意义与组成导入新课,这部分穿插德育教育。主体部分让学生思考解决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最后总结方法、拓展延伸,并让同学们齐唱中队歌结束课堂,达到多学科的融合。
杜丽萍老师说这节课的中心与着力点是“方法”的体会与感悟,计算面积不是刚学,虽然不是重点,但也不能忽视,可以加大力度;还要指导同学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方法。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要相信学生,鼓励学生,给予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交流讨论的时间。
曾淑金老师建议练习的设计不妨可以试试让学生自己利用网格纸设计组合图形,然后同学之间互相交换计算。
王崔老师指出李老师的设计以生为本,关注到全体学生,如果注意解题策略的提炼,强化简便的思想,课堂就能更扎实又有新意。
曾金莲老师说《课程标准》对于图形计算的要求是注重使学生探索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位置、大小关系及变化,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本节课并不是要教会学生求几个组合图形的面积,而是让学生体会到割补、转化的方法是求未知平面图形面积的重要策略。
最后,李安老师表示会根据每位老师的建议和意见并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设计和课件进行修改,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让实践性作业得到更有效的体现,课堂尽可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请输入验证码